栏目分类
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:贪荤好色,为何仍深受乾隆喜爱,盛宠不衰?_朝廷_皇帝_文学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2:26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纪晓岚,原名纪昀,是清代一位著名的学者和诗人。由于电视剧《铁嘴铜牙纪晓岚》的热播,他的形象深入人心,广为大众所熟知。然而,历史上的纪晓岚,真如剧中所描绘的那样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电视剧毕竟是一种艺术加工,带有浓厚的戏剧色彩,难以完全还原真实的历史细节。

事实上,真实的纪晓岚不仅才华横溢,还风流倜傥,且生活中颇有烟酒之癖,性格复杂多面。在历史记载中,他时常受到不同人的褒贬,有赞美也有批评。那么,既然如此,为什么乾隆皇帝依然对他宠爱有加,甚至在晚年重用他呢?

虽然纪晓岚在史料中被描述为一个嗜烟好色、重视肉欲的官员,但这并未影响他成为朝廷中的重要功臣。他毕生辅佐乾隆,成为帝王身边不可多得的文学和文化人才。他的名字和功绩也因此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。

展开剩余84%

在多数人的印象里,电视剧中的纪晓岚幽默风趣,机智过人,不仅文采出众,更善于谋略,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。但历史上的纪晓岚是否也如此多彩?史料显示,纪晓岚科举一路顺利,初试即中秀才,乡试名列榜首,最终考取进士,廷试中名列第四,继而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官职,可谓学识渊博,才华出众。

他在朝廷任职数十年,勤勤恳恳地参与编纂大量重要书籍,晚年更升任国子监司业,功绩卓著。凭借其卓越的学识和编纂才能,纪晓岚主导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《四库全书》编纂工作。这部巨著囊括了经、史、子、集四大类,卷帙浩繁,文字总量高达十亿字,至今仍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。

纵观纪晓岚颇具争议的人生,尽管他的学术著作不算丰富,但他为朝廷所贡献的才华显而易见。从武英殿纂修到功臣馆总纂,从国史馆总纂到方略馆总校,甚至兼任三通馆纂修,直到《四库全书》馆总纂官,纪晓岚在朝廷编撰工作中展示了非凡能力。

即使年逾七旬,纪晓岚依旧担任《高宗实录》总裁,足见乾隆对其才华的重视与信赖,不断赋予他崇高的荣誉和地位。

除了卓越的编纂能力,纪晓岚还是一位机智灵活的臣子,谋略多端。乾隆三十三年,有一次任两淮盐运史的卢见曾收到纪晓岚托人寄来的一封“无字信”,信中仅有少量盐和茶叶,常人难以理解其用意。实则纪晓岚此举是机智地通风报信,暗示有关盐引亏空的问题。

当时盐引亏空问题严重,盐运史官多有贪腐现象。纪晓岚通过此种独特方式提醒卢见,避免其被牵连,表现出其过人的智慧和灵活处事的能力。这种才智帮助乾隆解决了不少朝廷难题,也为他赢得了皇帝的宠爱和重用。

乾隆皇帝对纪晓岚的偏爱在朝中广为人知。这不仅源自纪晓岚自身的忠诚与才能,更因他知恩图报,始终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无私奉献给君主。

纪晓岚虽有过人文学才华,但并未成为像李白那样的诗仙,他唯一的学术专著是《沈氏四声书》,其余多为朝廷编纂的各类书籍成果。这正是因为他将绝大部分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朝廷编书工作中,凭借这份执着和敬业,自然而然地赢得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。

此外,为表达对乾隆的感恩,纪晓岚创作了大量赞颂皇帝功绩的诗歌,这些作品广为流传,成为乾隆盛世的文化见证。

真正体现纪晓岚对乾隆知遇之恩回报的,是他历时十年完成的巨著《四库全书总目》。乾隆三十八年开馆,集结全国学术精英,历经十年艰辛编纂,至乾隆四十七年完工。此书结构严谨,分大序、小序、按语详尽阐述历代典籍来源和分类方法。纪晓岚夜以继日,倾注心血,确保其科学性和系统性。

他一心顺应皇帝旨意,连续担任重要编纂职务,为乾隆盛世留下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大规模的官修文献目录,堪称文学史上的壮举,名副其实的乾隆爱臣。

不过,乾隆三十三年“盐饮”事件败露后,纪晓岚的计谋被揭穿,皇帝一怒之下将其贬谪乌鲁木齐三年,期间无任何关照,任其自生自灭。那时的纪晓岚体会到人情冷暖,孤身漂泊边疆。

尽管如此,纪晓岚并未怀恨在心。待四库全书编纂工作需要他时,乾隆将其召回,纪晓岚仍旧顺从服从。换作他人,或许此等贬斥羞辱足以引发怨恨,甚至报复君主,但纪晓岚却坚守初心,始终将朝廷大任视为己任,全心全意服务。

重返朝廷后,他潜心编纂史书,为乾隆分忧,展现忠诚与才干。

纵观其仕途,纪晓岚在乾隆面前并非始终受宠。更多时候,他被视为皇帝的文学工具,必要时被“召用”,无用时则被“弃置”。曾有内阁学士尹壮图因直言谏言得罪乾隆,纪晓岚想为其辩解,却激怒皇帝,遭到严厉训斥:“你文学有根基,故给你四库全书编纂职务,不过是演员罢了,怎敢妄谈国事?”

可见,乾隆对纪晓岚的态度复杂且多变,地位时常不稳。然而,纪晓岚历经讥讽与轻视,依然对皇帝忠心耿耿,始终如一,这份坚守令人敬佩。

纪晓岚的一生并非坦途,甚至留下了风流好色、烟瘾重、好肉欲的骂名,但这些并未妨碍他成为乾隆皇帝心目中极受宠爱的文学大臣。几十年间,他屡遭罪责,还被贬边疆长达三年,然而最终都获得皇帝宽恕,晚年更获加太子少保衔,兼管国子监。

这一切归功于他的文学才华、机智应变能力以及感恩知遇的心态。纪晓岚曾坦言仕途并不顺遂,但对乾隆帝的恩遇心存感激,常以诗歌歌颂皇恩,令后人感叹其忠诚。

试问这样一位幽默风趣、才情倾注于君王的大臣,乾隆帝怎会不予以宠爱和重用呢?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澳门新葡官网进入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